(图片来自百度)
About technique
关于外感接种法
外感接种法,简称外感法,是活蛹蛹皮外感染虫草菌的接种方法。外感法与野生蛹虫草的感染方法一样。
外感接种法
外感法(自然感染法),即活体蚕蛹蛹皮外感染虫草真菌的接种方法。与自然感染的方式一致。
栽培蛹虫草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如下图):
外感法接种 →
活蛹发菌中 →
长出菌草
接种,是栽培蛹虫草最重要的一步
有接种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接种技术不过关,即会造成杂菌污染,成活率低而全军覆没(蛹尽淘汰一个不剩)。所以接种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消毒、灭菌措施以控制杂菌污染。
常规的消毒、灭菌措施包括操作空间的、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的,培养物的消毒灭菌,以及使用高温蒸煮、喷洒消毒水、消毒剂、使用抗生素、紫外线灯照射杀菌等等物理、化学处理手段。
说到杂菌污染,那不得不提细菌和真菌
对于这些微生物,我们并不陌生,据推测,正常人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3斤左右,包含的细菌种类数量可达到1000多种;常见的脚气、灰指甲、各类皮癣问题是由真菌引起。我们自然放置的肉、奶、蔬菜等食物变质腐败,细菌和真菌功不可没。
空气里漂浮着和浮尘上附着不少的细菌和真菌孢子,它们只要落在潮湿、适宜的地方,就会迅速生长繁殖。细菌的繁殖速度相当快,每20至30分钟便产生一代;真菌虽然生长速度低于细菌,但它们与细菌一样随时随地竞争着生存空间。
这些微生物们数量庞大,却又非常微小,只有使用显微镜,我们才能一窥其貌。对食用菌栽培者来说,在庞大的微生物世界中,只操控其中一种相当不容易,因为太容易被众多微生物干扰,所以消毒、灭菌尤为重要。
栽培活体蚕蛹虫草与栽培普通食用菌完全不同
因为活体蚕蛹无法进行有效的物理消毒,比如高温灭菌;也不可使用化学消毒剂,因为会影响昆虫的健康。最为困难的在于,没有有效的灭菌、消毒的情况下,或者说,在杂菌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如何栽培活体蚕蛹虫草?
这个难题让我们把思考的方向转向了野生蛹虫草。要知道,野生环境比我们人工环境更为恶劣复杂,虫草是如何长成的呢?在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及实际观察后发现,虫草菌除了需要杰出的竞争能力,还需要——“智慧”。
首先,虫草菌必须时刻进化至最强,方能在杂菌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虫草菌能战胜其他竞争对手的原因是,“智慧”的利用了最强对手。这个最强对手就是昆虫寄主。
虫草菌 (刺激)→ 活体昆虫寄主(产生抗菌活性物) → 降低杂菌竞争 →
虫草菌迅速繁殖 (竞争生存空间)→ 绝对优势 → 长成虫草
活体昆虫受到虫草菌充分的诱导刺激,于体内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抗菌活性物,这类物质是天然的杀菌剂,足以扫清第一波杂菌干扰(自然环境),约半个月后昆虫寄主死亡,虫草菌本身已足够强大,迅速利用寄主营养进行繁殖,抵抗爆发的第二波的杂菌干扰(昆虫肠道内大量杂菌);最终成长为虫草。这些环节一气贯通,缺一不可。
反观各种接种方法栽培的蛹虫草
① 外感接种栽培
我们从野生蛹虫草的生长环境、生长进程中得到启发,完善了我们独特的外感法接种技术(技术细节不便透露)。可以说,其难度和优势显而易见。难度在于不畏杂菌环境的操控虫草菌,以及如何充分刺激活体蚕蛹产生活性物。优势在于解锁了蛹虫草应有的药效。虫草的成长史可谓是虫草菌、杂菌、昆虫寄主的战争史,蛹体内保留了它们相互抗争时产生大量活性物,其中药效主要来自于昆虫寄主。
【视频】外感接种后 活体蚕蛹发菌情况
*外感接种法可以看到菌丝首先在蛹体表面攀爬。外感活体蚕蛹的早期状态可通过蛹体环纹判断,由于蚕蛹自主活动而导致菌丝在环纹处断裂。虫蛹死后环纹处被菌丝完全覆盖。
活体蚕蛹在抵抗真菌和微生物的入侵时会产生丰富的免疫活性物,比如抗菌肽,溶菌酶等。这些物质是患者需要且自身无法合成的。
② 注射接种栽培
现活体蚕蛹虫草栽培的接种技术仍采用注射法。注射法接种,即将虫草菌种注射入活体蚕蛹体内(如下图)。
注射法接种跳过了虫草菌入侵蛹皮的步骤,(备注:注射法接种的昆虫寄主3~4天死亡,外感法接种的昆虫寄主10天到12天死亡),导致昆虫寄主产生的抗菌活性物产生不足而易腐坏;另外,活体蚕蛹无法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易将杂菌带入蛹体内,通常可将抗生素等药物一并注射以减少杂菌污染。
没有激烈竞争刺激的虫草菌基因也会因表达不充分导致生成物不够全面丰富;其他杂菌同理。
③ 死蛹与粮食栽培
死蛹虫草和粮食栽培的虫草菌,因为脱离昆虫宿主大靠山,自身可产生的活性物严重不足,所以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消毒操作以防止杂菌感染。
在物料上喷洒接种
(图片来自百度)
粮食蛹虫草
(图片来自百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