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及其他学说
人体在应激反应时,会激活缺氧诱导因子。缺氧诱导因子,是大多数慢性病的总开关。
作为平衡,人体也会在应激反应时,释放大量的内啡肽。内啡肽可以抑制缺氧诱导因子,可以止痛,进而消炎(通过抑制缺氧诱导因子实现)。
缺氧诱导因子被激活后,会改变人体利用能量的模式,连锁激活磷脂酶、细胞死亡、细胞自噬模式,如果个体有某种物质抑制了磷脂酶,那么,细胞会激活血管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及端粒酶,向肿瘤癌症转化。如果磷脂酶没有被抑制,那么它将分解细胞膜和细胞核,造成细胞死亡(不是凋亡)。细胞膜被分解为花生四烯酸,再通过环氧化酶或者脂氧合酶二种渠道代谢。分解后产生的神经酰胺,将吸引免疫细胞,结合二种渠道及个体内分泌差异,形成形形色色的慢性病。
人体意识,由显性潜性二种构成,潜意识占九成以上比例,只不过我们不了解它。显性意识,即我们经常认为的自我意识,本质上不过是潜意识的通讯员、联络员,即潜意识的“窗口”、“代理人”、“傀儡”。潜意识通过显性意识观察认知外界,并把传递回来的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存储运算,然后“指导”显性意识的活动。
潜意识处理显性意识的功能,需要肽类和类似病毒的物质才能完成(用神经物质这个词概括吧)。而这些物质,会被人体肠道内毒素(脂多糖)干扰,也会被错误基因复制(类似病毒复制)干扰,这样形成的潜意识,将发生错乱,人体显性意识表达出来,就是错觉、幻觉幻听幻视。
错误的潜意识,也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免疫紊乱,肠道菌群位移,稳定性遭到破坏,进而干扰人体健康。
就是说:情绪和肠道菌群,互为因果,都可以致病。
抑制显性意识,潜意识就会暴露出来,同时产生大量的内啡肽等神经物质。这些物质,结合腐败菌产生的内毒素,结构将发生改变,后果就是上边说过的,幻听幻视。
所以,通过冥想增加内啡肽抑制缺氧诱导因子,进而治疗慢性病的方法,有个前提,就是需要先改变(或者同时改变)肠道菌群,否则容易造成精神疾病!
慢性病病人的肠道菌群,腐败菌比例都超过正常人(中性菌群“叛变”),所以,他们的行为都表现出来或多或少的异常状态。
正常健康人体,肠道益生菌产生的脂磷壁酸占优势。它引发的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也不会产生多余的代谢垃圾,所以,健康人冥想,很少产生幻觉幻听。
现代医学发现肠道与脑信息交流密切,提出“脑-肠轴理论”。肠道神经系统不是孤立运作的,其与大脑神经系统通过共用一套神经物质而关联,同步响应。
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便秘则腹中嘈杂的说法,心理情绪可以影响胃肠道,反过来,胃肠道也可以影响心理情绪,互相作用。肠道菌群不单单是消化食物,还会影响人体免疫、神经、激素、意识等。
最后编辑时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