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及其他学说
类风湿病因比较复杂,我们简化一些来聊。
人体细胞内,有个接收雌激素作用的东西,称为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和它“配合”,才能够产生作用。这个雌激素受体,会随着雌激素(或其他类似结构)分泌的增加而增加。
雌激素受体,不但能够接受雌激素作用,还能够接受其他成分的作用,如雄激素、内毒素、某些病毒残片,最重要的是黄酮类物质和异黄酮(植物中广泛存在),会被类似激活或者弱化雌激素的功能作用。
我们的滑膜,存在雌激素受体。
女性与男性,天然饮食有别,女性喜欢素食占七成,男性喜欢肉食占七成。素食中,含有大量的异黄酮和黄酮类物质,它们会被分解为苷元吸收。
在异黄酮(苷元)刺激下,雌激素受体过表达。
关节处缺氧,非常容易形成缺氧状态。在受到刺激、损伤时,缺氧诱导因子将被激活,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淋巴管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
当受到寒冷、束缚、抑郁等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分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刺激血管神经细胞,导致神经p物质的释放。p物质在关节滑膜上大量分布。神经p物质和糖皮质激素,都会抑制雌激素的分泌。
在雌激素受体增加(异黄酮),雌激素减少(特别是女人在四十岁以后)的情况下,异黄酮将大量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弱于同等雌激素的作用。这样,会产生一种误解:异黄酮有补充雌激素的效果。实际上,正是它们的刺激,导致雌激素受体增加,结合增加,弱化了雌激素的作用。同时,异黄酮增加,会造成雌激素分泌减少。
在缺氧诱导因子和异黄酮的双重作用下,滑膜炎病症就产生了。
缺氧诱导下,促红细胞生成素开始分泌,而它,是细小病毒的最爱。所以,类风湿病症,大量伴随着细小病毒的身影。但可以明确,细小病毒不是类风湿的病因。同样,eb病毒的残片,可以结合雌激素受体,产生与异黄酮类似的弱雌激素功能,也是类风湿病症中的一种类型,不是病因。
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钙流失,异黄酮激活细胞凋亡模式,产生老化细胞。植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多,它们会结合病毒,也会促使组织纤维化。
缺氧诱导和病毒细菌干扰,产生炎症反应,促使组织增生,免疫细胞在异黄酮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不作为”(雌激素和异黄酮可以抑制免疫),形成免疫抑制、消除炎症下的免疫侵润,造成关节处的“血管翳”病症。
神经p物质有对称性,在它们的综合作用下,就形成了滑膜炎病症下的类风湿病症(当然现代医学不是这样分类的)。
大量服用植物中药,抑制疼痛,抑制免疫侵润时,暗地里植物中药内的异黄酮和不饱和脂肪酸就加深了类风湿病症的发展。
风湿、类风湿、滑膜炎,只是以上因素的不同组合,类风湿病症中,神经p物质和肾上腺素对病人作用多一些而已,这和病人的基因表达有关(甲基化)。
最后编辑时间于